您的位置:首頁 >商業 > 正文

    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 對直播帶貨行為加強監管

    來源:法治日報2021-03-05 10:49:12

    完善法律法規厘清直播帶貨各方責任

    直播帶貨頻頻“翻車”皮劍龍委員呼吁

    一邊異常火爆,一邊亂象叢生。直播帶貨,從誕生以來一直是毀譽參半。

    “不公平競爭、平臺數據造假、虛假廣告等問題層出不窮,直播帶貨面臨的諸多問題亟待規范。”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近日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建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厘清直播帶貨中各方的相關責任。

    2020年7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6·18”促銷活動期間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超過11萬條。這份報告顯示,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有:直播帶貨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平臺主播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直播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殺雛”;售后服務難保障等。

    讓皮劍龍格外注意的是,目前,直播帶貨的虛假宣傳屢見不鮮。“全網最低價”“銷量冠軍”等使用極限詞問題最為突出。“夸大產品效應、宣傳醫療效果、以尚未有定論的研究進行定論性宣傳、使用專利申請號進行宣傳、假冒他人名義進行宣傳、對產品進行排他性宣傳、偽造榮譽進行宣傳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

    現行直播帶貨,一般是商家與經紀公司合作,約定帶貨的產品和流程,后由經紀公司安排“網紅”推廣產品。“主播接受經紀公司安排進行產品推薦,此前對產品無全面了解。”皮劍龍坦言,此時出現的產品責任應由哪一方承擔、如何承擔責任等問題,均無明確規定。這也導致消費者出現維修難、換貨難、退貨難,賠償更難。

    為此,皮劍龍呼吁,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于經營者與主播責任劃分、消費者遇到售后問題產生糾紛時如何適用法律、消費者如何維權等作出詳細規定。

    同時,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對消費者反映的售后問題、侵權行為及時依法查處;電商平臺也應對直播帶貨行為加強監管,對主播進行實名制認證、建立直播內容審核制度、履行內容日志信息留存、建立信用等級管理體系及“黑名單”管理制度等,規范自身平臺支付和訂單跟蹤系統,約束平臺商家建立完備的售后機制。

    (記者 侯建斌)

    最近更新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 亚洲综合网美国十次|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亚洲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7|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亚洲va久久久久| 亚洲AV第一成肉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特级aaaaaa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在线亚洲午夜理论AV大片| 亚洲好看的理论片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亚洲精品一卡2卡3卡四卡乱码|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