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吳振亞
對于我們這些新新人類來說,網購是一條歡喜的道路。差不多每天都坐在電腦前“殫精竭慮”,只為能在優惠時間內買到自己用得著或者暫時用不著的東西。自從新搬住的小區有了蜜罐快遞柜后,我隔三岔五就會在網上為自己和家人網購一些物品,一般都是上某平臺,因為上面物品齊全,價格便宜。起初,父親聽說需要憑借手機取件碼才能取到快遞,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觸新鮮事務。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銀行卡里的養老錢“搗鼓”沒了,所以給他買的智能手機,也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
父親的憂懼阻擋不了我在網上購物的熱情。每次收到取件碼后總是咚咚的下樓去蜜罐取件。后來父親在我的示范下熟悉了簡單的取件程序便不再怕其中的煩瑣,再收到取件短信時,會情不自禁快速下樓。這樣,網購成了我們父子之間緊密的溫情紐帶。
最開始,我在網上買書。網上購書,比實體店便宜,我已經多年只逛書店不買書,看見好的,回網上下單。后來就開始在網上買日用品、糧油百貨直至生鮮。省去了逛超市的時間,不用排隊結賬,不用自己扛大包搬運回家,自然美滋滋的。
習慣網購的人,一般逛不了商場,受不了商場的標價。但多大的商場、多繁華的商業街,也有逛完的時候,網可是無邊無際的。網購在研究對比中所耗費的時間成本,讓所謂省時終成虛話。
一個平淡無奇的周末,我跟父親說,我準備再在網上購買一些生活用品。父親忙不迭地一口回絕:“家里什么都有,千萬別亂花錢!”我說我在網上已經下單了,過不了幾天東西就會到。父親一聽木已成舟,也就不再做無謂的爭辯了。他放低聲音問我這回又網購了什么,我說買了箱自熱米飯,還有一些速食產品,另外還給他買了保健品。
后來的日子,我經常出其不意地在網上網購一些東西,父親每次看到我收到取件短信后,總會將我責備一番。我知道父親的責備其實是對我的關心,他怕我亂花錢,在網上買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不管父親怎么責備,我都會心花怒放,因為從他聲情并茂的“教訓”里,我都能感受到父親對我的愛。至少可以說明,聲如洪鐘的父親對網購開始在意。我總是對他說,網購真的省錢。在商場要花不少錢買到的東西在網上白菜價就能撿到。而父親的嘮叨總是,你這是上了癮,買回來一堆并不急需的東西。
然而,在感受到網購的便利后,父親也開始嘗試在網上下單買東西,只是他買的東西大都非常經濟實惠。比如,春天,他會買小包香椿和袋裝野菜;夏天,他會買便宜瓜果和小袋蔬菜;秋天,他會買小捆玉米和速食黃豆;冬天,他會買盒裝土豆和原產紅薯。一年四季所產的糧油果蔬,他都會第一時間網購嘗鮮。后來我跟他開玩笑,都變成了缺啥少啥的,網購一番就好。這時,父親總是笑笑說,方便又省錢,何樂而不為呢?
網購,忘卻了時空的距離,也拉近了我們父子之間的感情。有時候我們網購的也許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物,其實只是一份沉甸甸的期盼和掛念。在多少個日子,我看見父親收到網購回來的一些東西后興奮得像個孩子一樣,我就為父親的新生活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