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華聲在線6月6日訊(全媒體記者?黃婷婷?實習生?于淼)2019年和2021年,湖南成功舉辦兩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各方對非合作資源正加速向湖南聚集。6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三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簡稱“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介紹自2019年首屆博覽會以來,湖南在對非經貿合作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平臺建設實現新突破。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全面啟動,對非新型易貨貿易模式正加快探索,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中心、中非跨境人民幣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設穩步推進。
對非商貿展現新氣象。湖南擴大非洲優質產品進口,啟動“非洲品牌倉”項目,106款非洲品牌產品陸續進駐各大商城。依托高橋大市場,推進咖啡、堅果、干辣椒、芝麻、花生、木制品等6條進口產業鏈,以及小農機、小五金、預包裝食品、日用品等4條出口產業鏈的建設運營,完成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預包裝食品首單試單。
重點項目取得新成效。支持種業企業在非洲16國成功試種雜交水稻,并在11國開展育種、高產示范、規模化種植和技術轉讓合作,實現雜交水稻商業化。全面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承建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阿爾及利亞南北高速公路、烏干達卡魯瑪水電站等一批項目。
貿易通道獲得新拓展。推進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建設,開展“湘粵一港通”業務,打造“一站式”國際物流通道服務平臺。繼2019年開通長沙至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客運航線后,于2022年開通長沙至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貨運航線,為湘非之間搭建便捷空中橋梁。
對非交流建立新機制。湖南制定各市州與非洲國家經貿合作對口聯系機制實施方案。各市州從4月底起,已分別前往對口非洲國家,宣傳推介第三屆博覽會和省情、市情,代表省政府開展客商邀請。
各類對非合作資源匯聚,湖南對非貿易實現新增長。2022年湘非貿易額556.6億元,同比增長42.8%,位居全國第八、中部第一。今年前4月,湘非貿易額達220.4億元,同比增長90.4%。
(一審:楊露 二審:盧小偉 三審:蔣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