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第十三屆數智化人才培養暨產教融合發展大會在北京舉行。5月30日下午,以“建設中職雙優 助力中高貫通”為主題的數智中職論壇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一百多位中職院校的領導、專家、學者共赴盛會,為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為高質量人才的培養,暢所欲言,共獻良策。論壇以產教融合為契機,構建數智化藍圖,緊跟黨的二十大精神,共研中職教育未來發展方向,助力產業結構升級,推進地方產業改革及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業內資深專家、澳洲注冊會計師王峰聚焦“智能數字化產業背景下財務人員競爭力賦能”,結合親身經歷,為與會人員分享了數智化對財務人員的沖擊,以及財務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應對經驗。同時強調了ERP業財一體化建設,對財務工作越發重要,呼吁廣大中職院校加強業財一體化學習。針對財務人員未來的職業發展,王峰建議“未來財務人員不能只懂會計,不是懂財務,不是懂企業戰略,也不是懂企業數字量化分析”,未來財務人員要熟悉新技術,熟練運用新技術,構建數字化思維。
(資料圖)
王峰演講
武漢財政學校校長徐俊以“新專業目錄建設對接產業變革的教學改革”為題進行分享,他針對中職會計事務專業的新專業教學標準制訂進行分享,表示要“認清形勢 把握趨勢 守正創新”,著手于最基礎、最底層的職業教育。院校要關注在新經濟、新技術背景下的數字化轉型,利用技術改革推進會計工作形態變革,歸納起來就是“變革、融合、提質、增效”。當前中職會計專業可以通過新崗位、新技術、業財融合、書證融通、職能拓展五個方向進行轉型升級。
徐俊分享
上海商業會計學校校長喬蔓菁聚焦“夯實職教基礎 優化類型定位”進行演講,認為學校建設要立足類型教育,打好中職教育基礎,通過六大工程,黨建引領、提質培優、優化治理、協同育人、產教融合、社會服務等提升我們的辦學質量。喬蔓菁認為通過優化專業布局調整,政行企校協同育人,豐富人陪模式多樣性,推進產教融合發展。此外要推進三教改革,助力師生全面發展,定位三型四助力型的師資隊伍建設,嚴格教材審查,拓展教學資源,創新教學范式,提高課堂實效。
喬蔓菁分享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領域專家李媛媛分享了“新道數智化人才培養的路徑與思考”。她表示,黨的二十大的報告也指出,中小微企業需要專、精、新的企業發展,依托政策導向,中職要培養高素質數智化人才,加強未來就業競爭力。要通過新技術實現把產業融于教育,實現人才規則通頻,融入課程,夯實基礎,融入育人生態,共同發展。
李媛媛分享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職事業部總經理蔡明輝以“淺看產業變革中的中職教育改革”為題分享財經商貿專業跨專業綜合實踐的探索經驗。她表示,首先要進行專業改造升級,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培養會計技能型人才;第二,要推進跨專業綜合實訓基地建設,實現仿真性學習等特點;第三,引入實戰課程體系,也就是基礎課程體系;第四,進行雙師型隊伍建設,引入企業力量與產業經驗,幫助學校進行師資力量升級;第五,推進職業評價,成效評價,對學習成果進行有效把控。
蔡明輝分享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教授唐東升聚焦“論職教銜接中的中高貫通”從四個方面分享了中高銜接的成功經驗。他表示,從中高銜接現狀來看引企入校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放眼全國中高貫通如火如荼,升學率平均已達70%左右。從中高貫通政策上來看,我國自1997年5月份起已經有十幾個省份開展了試點工作,并在2022年的4月20日修訂通過了職業教育法,為中高貫通保駕護航。而中高貫通的模式也發展出五年一貫制,五年制,三二分段制,三三制等主要模式。此外高貫通的內容包含了貫通教學標準、貫通培養目標、貫通課程體系、貫通職業素養、貫通培養模式、貫通教學改革、貫通師資隊伍、貫通實訓基地這八大方向,引發各位參會人員深刻思考。
唐東升演講
新道科技財務領域專家高弘聚焦“新財商專業群建設案例分享”進行分享。高弘認為專業群建設要依托于先進的技術,具有穩定靈活的特點,能夠滿足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時能促進學校未來建設發展。從目前的成功案例上來看,是以智能、財經、商貿、人才培養為中心構建專業群,立足于學科,滿足行業需求,設計示范課程,整合教學資源,打造實訓基地,打造區域特色評估機制,預定確定協調機構,推行評估結果分析,分為十個階段性步驟來打造新財商專業群。
高弘分享
第十三屆數智化人才培養暨產教融合大會數智中職論壇圓滿落幕,各位參會的校領導、一線教授、專家在交流分享中收獲滿滿,對未來中職教育的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開拓創新、產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各位教育工作者將秉承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理念,全力打造高質量的數智化人才培養模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職教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