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央廣網太原5月31日消息 5月30日,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太原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發布會現場(央廣網發 太原中院供圖)
《白皮書》顯示,2018年至2022年太原法院共審結未成年實施犯罪的一審案件275件453人,其中392人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占比達86.7%,34人因犯罪情節惡劣、社會危險性大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占比達7.5%。未成年人實施犯罪案件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全市法院審理的案件數量呈總體下降態勢。二是罪名相對集中。搶劫、盜竊、尋釁滋事、故意傷害等傳統刑事案件占比達80%以上,從2021年開始,未成年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案件有所增加。三是共同犯罪案件明顯增加,占比達30%以上。四是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仍需引起社會關注,不滿16周歲的低齡未成年被告人占比達15%。
《太原法院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白皮書》(央廣網發 太原中院供圖)
2018年至2022年太原法院共審結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審案件222 件。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在同期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占比逐年增加,從2021年開始占比超過50%。二是性侵犯罪問題突出,占比達74.7%。三是未成年人假期安全、網絡安全、被熟人侵害問題不容忽視。未成年人在假期內被侵害案件占比達23.9%,犯罪分子通過網絡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占比達21.08%,熟人作案占比達32.53%。以上數據暴露出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等諸多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普遍性問題亟待解決。
《白皮書》還梳理和介紹了全市法院在未成年人刑事審判和司法保護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太原法院始終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全方位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抓好專業化建設和深化審判延伸兩條主線,不斷深化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通過深度參與社會治理,將司法保護與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等五大保護有效融合,推動形成未成年人保護強大合力。
《白皮書》指出,當前未成年人保護仍然面臨復雜形勢,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還需繼續優化,未成年人保護依然任重道遠。結合審判實踐中發現的突出問題,《白皮書》對加強和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社會綜合治理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一是探索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聯動機制,二是持續凈化未成年人網絡環境,三是加強對傳統營業性娛樂場所和電競酒店等新興業態的監督管理,四是加強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希望能夠更好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推動全社會共同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法治和社會環境,共同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田書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