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劉樂 董紅霞 記者 黃艷)今年以來,咸陽市禮泉縣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工作思路,聚焦蔬菜全產業鏈建設,持續加強標準化、規模化基地建設和提升,加大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新種植模式引進、示范、推廣力度,努力構建生產穩定發展、產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的蔬菜產業體系。
深耕農旅融合,全面提升產業化水平。以鄉村旅游為主的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建設,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形式,沿312國道、關中環線、旅游路等主干路,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拓展農業的商業功能,建成御品莊園、欣農興、康鑫、華美、肖東、馬崖等以休閑觀光采摘為主的設施農業園區及基地16個。按照“抓種苗、擴設施、促流通”的思路,在昭陵鎮、石潭鎮、南坊鎮、叱干鎮等鎮,依托地理區位優勢,發展高山冷涼蔬菜,新建設施生產基地10個;在駿馬鎮、烽火鎮、史德鎮、西張堡鎮,發展陜西越唐、沃野青青、榮信、和泰、白村、天際等高標準設施農業示范園13個,不斷提升設施農業發展水平。
聚焦新品種引進,大力開展技術幫扶。堅持以建設“菜籃子”生產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園為載體,依托禮泉縣特色產業專家工作站,充分發揮農業農村系統人才技術資源,通過田間課堂、農民夜校等形式,定期不定期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生產一線針對設施農產品生產各個環節進行培訓指導,實現設施農業生產過程技術全覆蓋,先后在沃野青青、肖東村建立230畝試驗示范點,引進蔬菜新品種8個;在欣農興園區引進種植初戀一號圣女果100畝,產品上市后,得到了客商的青睞;在烽火鎮、駿馬鎮引進牛油豆、二斤條辣椒、羽衣甘藍、羅勒九層塔等4個蔬菜品種,推廣種植300多畝。同時,持續加強“三改一提”關鍵技術推廣運用,在3個園區改造棚體120畝,改良土壤120畝,改水550畝、推廣補光燈800套,提升了蔬菜產業效益,截至目前,全縣設施水果單棚收入8萬元,蔬菜單棚收入5萬元,通過設施農業園區及基地建設帶動勞動就業2000余人。
加大政策扶持,推動設施農業現代化發展。持續加大對高效設施農業建設的扶持,依托中省市設施農業項目,對園區及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農機具購置、農業保險補貼等方面進行扶持,全縣園區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科技含量、產業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2022年,投資968.5萬元,重點在煙霞鎮欣農興、愛壹家及昭陵鎮肖東村集體經濟產業園等3個園區,實施城市近郊保供基地建設項目,建設日光溫室550畝;投資502萬元,在烽火鎮小應村嘴巴公社農業園區實施老舊設施更新和改造提升項目,改造提升老舊設施120畝,新建1500立方米雨水收集蓄水池,完成老舊設施大棚墻體加固、擴寬、大跨度龍骨以及卷簾機、保溫被更換,園區抗風險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得到不斷增強。